實際成效 因人而異 請諮詢專業醫師[/su_note]
當個聰明病人
觀察判斷
一進診所先看牆壁上掛了哪些牙醫師的受訓背景專業證書。等待看診時可觀察牙醫師與其他病人的互動,有沒有耐心聆聽或說明。接著細心觀察醫生治療時有沒有戴手套,戴手套時有沒有亂摸東西然後又沾入病人口腔,診療機器手臂上的貼膜或消毒器械有沒有隨著病人來去而更換,可看出醫生對感染控制的做法是否專業。
勇敢發問
一定要問牙醫師「我的植牙手術是簡單還是複雜」,如果屬於較複雜的植牙,例如需要分好幾次處理或做神經移開術、鼻竇增高術或牙齦整形術,建議可問第二意見,要不要到設備更齊全或具有多專科的醫療團隊去做植牙。 同時,問醫生過去的成功案例、成功率多少、曾經在哪裡學習或受訓,可以多跟醫生聊天,對醫生的專業技術有充分了解。
「問醫生採用哪種植牙系統」,台灣民眾通常很不好意思問醫生問題,植牙就跟進行其他醫療手術一樣,應該去問醫生過去的專業背景、在哪裡受的正統訓練、業界口碑、第二意見、手術過程的風險,包括使用哪些牙材、使用年限等等,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保障。
植牙前要跟醫生確認 7 件事
• 有沒有牙周病史?缺牙的原因及時間?
• 有沒有配戴過活動假牙及接受過口腔手術?
• 有沒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、心律不整、肝腎疾病、藥物過敏、麻醉後不適等病史?
• 有沒有最近的就醫紀錄或健康檢查報告?
• 有沒有服用下列相關藥物?
a、抗凝血劑(阿斯匹靈 Aspirin、保栓通 Plavix、可邁丁 Coumadin、銀杏、當歸等)
b、骨質疏鬆治療藥物:雙磷酸鹽類(例如福善美 Fosamax 等)
• 有沒有抽菸的習慣?抽多久?每天約抽幾根?
• 最近有沒有懷孕或長期出國的計劃?
資料來源:台灣牙周病醫學會
植牙前必須做完整檢查
• 全口口腔檢查
• 牙周組織檢查
• 口腔內軟組織與硬組織的檢查
• X光檢查:一次照 2 〜 3 顆牙齒的根尖片,這種X光片通常很小,解析度卻很好。
• 全口數位X光檢查,能將鼻竇、神經等相關位置顯示出來,協助醫生診斷。
• 如果有特殊狀況,由醫生評估是否進一步做電腦斷層。
• 植牙手術前,醫生必須為病人進行全口潔牙,讓口腔內的細菌量降至最低。
• 建議最好做抽血檢查,確認凝血因子是否正常,如果沒有抽血,醫生至少要詢問病人目前身體有沒有瘀血或血液疾病。
12 大高危險群,植牙前請三思
1、控制不佳的高血壓患者:超過 160 毫米汞柱就屬於手術高危險群,需經醫生仔細評估;一旦超過 200 毫米汞柱,危險性高,不建議植牙。
2、心臟疾病患者:美國心臟科醫學會建議,有心臟瓣膜萎縮(或稱風濕性心臟病)病史者,只 要事先投藥(否則容易引起心肌內膜炎),仍可植牙。但如果曾經置換過心臟瓣膜、心律不整、放支架,植牙前要經過詳細評估,如果才剛發病 3 〜 4 個月,仍在危險期,不建議植牙。
3、糖尿病患者:血糖控制不好,不建議植牙,將糖化血色素控制在 7 以內,才能放心植牙。
4、長期使用抗凝血劑者:植牙前必須停藥 5 〜 7 天,手術前醫生也應抽血檢查確認數值正常,才可進行植牙。
5、癌症患者:如果癌細胞轉移到骨頭,例如下顎骨,已經屬於病變區時,不能植牙。如果是胃癌、子宮頸癌、卵巢癌,跟植牙較沒有直接關係,經過醫師詳細評估後仍可植牙。如果是頭頸癌患者,例如鼻咽癌,接受化療後身體免疫力降低,體力較差,建議等半年至一年之後再考慮植牙;即使接受放射線治療,因為骨頭細胞已經受到侵蝕,應等半年至一年才能植牙。
6、骨質疏鬆者:嚴重的骨鬆患者不適合植牙,輕中度骨鬆患者則須經過醫生評估,進行骨質重建之後才能植牙;如果正使用骨鬆藥物,不論口服或針劑,務必讓牙醫知道,沒有經過評估就植牙,產生骨壞死的風險很高。
7、有血液疾病或腎臟疾病者須審慎評估,像是洗腎患者,必須先透過藥物控制,才能植牙。
8、有局部疾病:例如準備植牙的口腔附近有沒有細菌性感染、牙周囊腫或蜂窩性組織炎,這都不適合植牙,需先接受治療,再經醫生評估確認能否植牙。
9、癮君子:平常抽菸量很大、喝酒過量或嚼檳榔,會提高植牙失敗率,必須暫停。尤其抽菸,國外研究發現抽菸會刺激傷口、導致癒合率差甚至引起發炎,植牙手術前一個星期、術後一個月,不要抽菸。
10、18歲以下的孩子,因為骨骼成長尚未完全,不適宜植牙。
11、孕婦。
12、愛滋病患者。